這一部真人真事躍上大螢幕的故事, 引進許多古典樂迷的關注. 除了主角大衛赫夫考 David Helfgott 真實的人生經歷令人心疼和不捨, 在電影裡飾演他的傑佛瑞 Geoffrey Roy Rush 也以精湛的演技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電影是以倒序的手法拍攝. 影片一開始, 赫夫考站在澳洲柏斯的一間酒吧外, 看著店裡的鋼琴, 流露出渴望的眼神. 他拍打著已打烊酒吧的大門, 酒吧裡的服務生連忙開門讓全身淋濕的赫夫考入內避雨.

Shine  

Shine  

時間回到赫夫考小的時候. 在父親嚴格的教導之下, 他以彈奏蕭邦降A大調第六號波蘭舞曲 英雄作品 53 (Chopin - Polonaise in A-flat major, No.6 Op. 53.) 參加當地的音樂比賽. 赫夫考以小小的年紀彈奏出華麗而雄壯的蕭邦波蘭舞曲, 優異的表現受到在場所有人的掌聲及評審的注意.

Shine 

Shine   

赫夫考在小的時候受到父親的影響極深. 父親常常不斷地告訴他自己小時候為了學音樂, 存了一大筆錢去買一把小提琴. 反觀赫夫考現在, 擁有他當年沒有的資源, 所以他常提醒赫夫考要感恩, 知道自己是個幸運的孩子. 赫夫考的父親愛孩子, 但過度保護以及過度要求, 讓赫夫考的姐妹們常處於精神緊繃的狀態.

小時候或許孩子們還不懂, 對於父母的命令只能唯命是從. 但, 孩子總是會長大的. 到了青少年階段, 他們開始懂得獨立思考, 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若此時父母仍不願放手, 常常會鬧得家庭革命, 雙方都不愉快.

一天, 赫夫考在鋼琴前視譜, 彈了一小節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Rachmaninoff - Piano Concerto No.3. 此時, 父親正走進來和赫夫考說 "這是全世界難度最高的其中一首." 赫夫考望著父親問 "那你會教我嗎?"

Shine  

Shine

赫夫考的父親帶著拉赫曼尼諾夫的樂譜, 親自拜託當地鋼琴老師羅森 Rosen 指導赫夫考彈奏, 羅森老師生氣地說" 赫夫考只是個孩子, 怎麼能夠彈得出這麼熱情的曲子? 他這個年紀應該彈莫札特!"

在羅森老師指導之下, 赫夫考已在鋼琴的領域小有名氣, 甚至拿到州舉辦的音樂冠軍. 俄裔美籍的小提琴家艾薩克史坦Isaac Stern 還親自頒獎給他.

在得知澳洲當地幾位知名的作曲家願意募款讓赫夫考到美國專業的音樂學院求學, 赫夫考本來想高興地和家人分享喜悅, 誰知父親認為赫夫考尚未有獨立自主的能力, 無法接受他離鄉背井到外地求學, 不但不同意, 甚至認為他離家求學, 會毀滅整個家庭. 赫夫考的父親想法偏激, 他總認為只有他才知道什麼樣的決定和方法對赫夫考才是最好的.

Shine  

Shine

Shine   

Shine    

赫夫考的心中多麼嚮往到美國求學. 他知道在世界一流的音樂學院, 有更專業的老師指導. 他很清楚自己對鋼琴的瘋狂和熱情, 在黑白鍵的世界裡, 他可以盡情的宣洩壓力, 釋放能量, 並完全自在的做自己. 或許, 有部份的天才潛能是在父親不斷的壓迫下激發, 也或許不敢讓父親失望, 只能順著父親對自己的期望一步一步走下去.  

在父親嚴重警告不能前往美國求學後, 赫夫考心裡不滿, 但他仍不敢正面和父親爭取自己的未來. 他生氣, 憤怒, 最後只能在泡澡的浴缸內拉屎來表現自己無言的抗議.  

Shine  

Shine  

赫夫考在社交場合中認識了作家凱薩琳普契爾 Katharine Susannah Prichard 並在凱薩琳的要求固定地到她家裡彈琴. 漸漸地, 凱薩琳成了赫夫考無話不談的知心好友. 在凱薩琳的鼓勵之下, 赫夫考決心接受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入學通知. 這一次, 他再也不願意放棄自己的未來, 他決心反抗父親, 即便父親大聲威脅若離開家, 就再也不用回來了.

赫夫考的父親對赫夫考的愛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他不願意放手, 儘管赫夫考已經到了可以自主的年紀. 他或許認為赫夫考在鋼琴上的天份都是在他嚴厲的教導之下產生的. 他藉由赫夫考的人生完成自己小時候無法完成的心願. 他甚至想要主宰赫夫考的人生. 但, 這樣過份的愛, 真的對赫夫考好嗎? 他是否曾經問過赫夫考是不是對鋼琴有興趣? 他是否有給過赫夫考機會去尋找自己的興趣? 還是根本在赫夫考懵懵懂懂的年紀自行決定將赫夫考設定為鋼琴家?

赫夫考的父親看著他將赫夫考所有上報的新聞收集成冊很是心痛. 這個曾經聽話的孩子, 翅膀硬了, 決定飛向屬於他自己的天空. 他一怒之下, 把多年來收集的簡報全都燒了.

Shine  

Shine  

Shine  

Shine  

Shine  

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一場協奏曲比賽, 赫夫考決定選擇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協奏曲 Rachmaninoff - Piano Concerto No.3. 他想, 若能夠完成這首曲子的演奏, 他的父親一定會以他為傲.

赫夫考在教授的指導下, 不眠不休地練習, 甚至矇眼練習, 只為了能讓每一個音符牢牢地印在腦子裡. 最終, 他獲得了冠軍, 但也同時得了精神分裂症.

Shine  

Shine 

Shine   

Shine  

赫夫考回到澳洲, 但他的父親卻拒絕讓他進門. 自此, 他被送到精神病院, 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赫夫考住在精神病院裡長達10年之久. 幸運地, 一位善心人士將他帶離並安置在一間有鋼琴的套房. 再次見到鋼琴, 赫夫考情緒激動著, 彷彿像是和分離許久的情人再續前緣. 他輕輕地觸摸著琴鍵, 再熟悉不過的感覺挑起了他的熱情. 赫夫考忘情的彈著, 不分晝夜, 一股腦兒地將10多年來對鋼琴的思念一首又一首地訴說著. 美妙的琴聲對鄰居而言像極了魔音穿腦, 直到有一天, 鄰居們再也受不了赫夫考不眠不休的彈奏, 決定將他的鋼琴上鎖並建議他到戶外走走. 想不到這一走, 正是赫夫考人生重要的轉折點.

Shine  

Shine  

鏡頭轉換到電影一開始赫夫考全身濕答答地敲著 Riccardo 酒吧的門. 由於酒吧已打烊, 服務生帶他入內後便好心地送他回家. 隔日, 赫夫考又回到酒吧, 望著鋼琴, 他按捺不住的雙手忍不住在鋼琴上跳舞著. 他靈活的手指在琴鍵上滑動, 演奏的是大黃蜂的飛行 The flight of the Bumblebee. 當短短2分鐘的曲子結束時, 在場的眾人不但熱烈鼓掌叫好甚至還要求他繼續演奏. 此後, 在酒吧裡演奏成為了他生活中的重心.

漸漸地, 在西澳柏斯城市裡, 大家一傳十, 十傳百, 都知道有一個曾經被喻為天才兒童, 如今卻得了精神病只能在酒吧裡演奏的鋼琴家.

赫夫考的父親在報章雜誌上看到媒體大篇幅報導, 意外地親自到酒吧裡探望多年不見的兒子. 看著赫夫考驚嚇並結結巴巴地反應, 赫夫考的父親沒有心疼, 沒有後悔他偏激的壓迫式教育造成赫夫考精神失常, 他仍然不斷地告訴赫夫考 " 沒有人比我更愛你."

Shine 

Shine   

Shine  

Shine 

Riccardo 酒吧內服務生的朋友 Gillian 來到柏斯. 她看著赫夫考演奏, 聽著琴聲, 再看看酒吧內如癡如醉的客人. 她和大家一樣感動, 但她更感受到赫夫考在每一首曲子所投入的情感. 幾天的相處下, 赫夫考似乎對 Gillian 情有獨鍾. 在她準備離去時, 赫夫考像個小孩一樣對 Gillian 撒驕地說 "嫁給我吧!".

Shine   

Shine  

Shine 

赫夫考在復出後的第一場演奏會, 是在太太 Gillian 的協助及籌劃之下完成. 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站在舞台上表演. 從小到大, 每一場比賽, 父親總是不斷地告訴他 "要贏, 要得冠軍." 他努力地贏得比賽, 只為了讓父親開心, 讓父親有面子. 他知道自己這一條音樂路走得很辛苦, 被稱為天才, 就要比平凡的大眾更出色. "天才", 從來不是他自己認為, 而是別人加諸在他身上的代名詞. 他活在這個代名詞底下的壓力沒有人能夠了解.

從19歲離家到英國求學, 23歲回到西澳柏斯. 24歲進入精神病院, 36歲被自己的親弟弟發現在Riccardo 酒吧. 38歲和 Gillian 結婚. 終於, 今天可以站在表演舞台上展現自己的音樂天份. 他看著台下的媽媽, 姐妹們以及曾經指導他的羅森老師, 赫夫考不禁流下淚來, 這一天, 他等了20年. 是為了滿足父親的期望嗎? 還是為了自己? 他已經無法確定. 但可以肯定的是, 台下的聽眾是為他而來, 掌聲, 是謝謝他帶給大家美好的音樂.

Shine   

Shine  

赫夫考在復出後, 一場又一場的巡迴表演. 他甚至在1997年11月15日曾到台灣國家音樂廳表演.

我們都相信潛力是可以無止盡地開發. 但是每個人抗壓性程度不同. 每個父母總以自己的出發點做思考, 認為自己所做的才是真正對孩子們好, 但什麼叫做對孩子們好呢? 是不是應該尊重孩子們的意見, 讓他們自由找尋喜好? 而不是幫他們做決定. 決定他們要學什麼, 決定他們填寫志願的順序. 如果一個人沒有主宰自己未來的權力, 那不是像個傀儡一般, 只有軀殼, 沒有靈魂. 但如果一個人想要擁有支配未來的權力, 卻被親情的壓力束縛著, 那和失去自由有什麼差別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粉 的頭像
    米粉

    Catherine Yang

    米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